
近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蓝图。这份报告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成绩单”,更是迈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的“行动纲领”。
为全面理解报告精神,现将核心内容梳理为几大板块,以供师生参考。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的党代会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一所新兴职业本科大学在时代浪潮中锐意进取、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回顾了学校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揭示了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密码”。对其进行深度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本科教育的探索路径与未来方向。
报告开篇即明确了学校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这是在国家“全面建设教育强国”、贵州省“加快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学校自身处于实现“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这“三个关键”精准定位了学校的发展坐标:
响应国家战略:学校的发展紧密对接“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职业本科教育的探索,正是为了破解职业教育“有技能无学历”的瓶颈,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融入区域发展:学校明确提出“立足贵阳贵安,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贵州实践”,并围绕贵州省“四新”“四化”和“四区一高地”主战略,培养“卫生健康类高端技能人才”。这表明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导向和产业适配性,是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的典范。
勇担历史使命:作为“我省第一所职业本科大学”,学校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为贵州乃至全国职业本科教育探路的光荣使命。报告中所列举的“从高职专科到职教本科”“从优质校到双高校”“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等一系列里程碑,正是其履行这一使命的坚实足迹。
过去五年,学校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性发展,其成就可概括为“八大亮点”:
报告将“党的领导擎旗奋进”置于首位,凸显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成效体现在:
政治根基牢:通过系列主题教育,筑牢了师生思想根基,“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成为高度自觉。
组织体系新:完成从党委到基层党支部的系统重塑,构建了清晰的三级党组织架构,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育人实效显: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特别是师生积极参与社区的养老康养等服务,生动体现了党建与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学校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线,创造性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教材、基地“五位一体”的“五金”建设,构建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生态。
专业结构优化升级:从22个专科专业发展到拥有19个职业本科专业,并构建了AI+专业群,实现了从传统康养向智慧康养的转型,精准对接产业前沿。
课程与教材建设并进:大规模建设AI+课程、精品课程和“金课”,同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特别是职业本科教材的开发,解决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什么”的核心问题。
师资队伍量质齐升:博士数量从2名增至71名,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长370%,“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5%,这一数据极具说服力。它表明学校不仅解决了职业本科教育对高学历师资的刚性需求,更坚守了职业教育“双师”素质的底色。
实训基地强力支撑:获批8000万元资金的“贵州卫生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高水平平台,使“在做中学”落到了实处。
报告明确提出“职教也要重研究”,这是对职业本科教育内涵的深刻把握。职业本科的“研究”侧重于技术应用与创新。
平台能级提升:构建起“省级+市级”联动的科研平台体系,结束了学校无省级科研平台的历史,为科研活动提供了载体。
项目质效倍增:实现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横向课题的签订,标志着学校科研服务社会能力的显著增强。
成果转化初显:授权专利133件并完成转让,探索“科教融汇”和实施“四百工程”,组建83支科研团队服务超100家企业,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论文到产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路径。
“强教必先强师”的理念得到充分贯彻。学校通过“引育协同、量质并重”的策略,打造了一支与职业本科办学定位高度适配的师资队伍。不仅看数量增长,更看结构优化(博士、正高、双师型比例大幅提升)和行业影响力(教师在各类学会任职),形成了“人才高峰”效应,为可持续发展储备了核心动能。
学校将服务社会作为核心职能之一。通过建设国家级培训基地、开展大规模社会培训(超14万人次)、开展职业认定等,直接将教育资源转化为区域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推动力,体现了职业大学的社会价值。
学校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凝练了办学理念、校训和“贵康大精神”,并通过校史馆、生命科学馆等载体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构筑了独特的文化育人体系,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从承办中国—东盟论坛到与多国高校建立合作,从招收留学生到输出课程标准,展现了强烈的国际化办学前景。这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互鉴,吸收了国际先进经验,助推自身办学水平的提升。
通过健全机构、完善制度(246项)、深化二级管理和绩效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激发了办学活力。同时,近10亿元的投入使校园硬件设施实现了“倍增”,为内涵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过去五年的发展报告,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更是一份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实践宣言。它雄辩地证明,职业本科教育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学校通过五年的探索,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蜕变,更为中国职业本科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贵康大方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报告所总结的成就与经验,为其迈向“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必将激励全体师生在新征程上继续团结奋斗,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