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秩仁心铸根基多元专业育英才
历史沿革:护理学院前身为1939年学校创办之初即开办的护理专业,至今已有86年办学历史。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护理学院“瞄准高端产业,培养高端人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岗-课-赛-证”融通,致力于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护理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先后培养出贵州省唯一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苏雅香等一大批优秀护理人才,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作出了贡献。
“5•12国际护士节”暨护生授帽仪式活动现场
专业概况:学院设有职业本科护理专业1个(四年制)、专升本职业本科护理专业1个(两年制)、中-本贯通职业本科护理专业、高职护理专业1个。护理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省级骨干专业,成为学校合并转设后最早开办的本科专业之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共2732人。
二、“双师”“名师”领航智能基地赋能
师资队伍:护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总数9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36人,“双师型”教师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7人,3人获省级职教名师、产业教授、最美劳动者等称号,20余人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等职。拥有省级刘林大师工作室、省级叶秋萍名师工作室、省级黔匠工坊。2024年,护理教师团队获评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张氏配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刘林大师授课
苏雅香老师在给学生授课
平台基地:护理学院实训室共计62间,总面积约4600m,包含主要仪器设备包括:虚实一体化智能分娩训练系统、沉浸式虚拟重症思维训练系统、高智能数字化综合急救技能训练系统、生命晚期老年人人生回顾心理干预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高智能推拿手法仿真测试系统、智能型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检查综合教学系统总价值约2685.38万元。拥有国家护理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评价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国家级SP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健康养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护理开发实训基地及省级研究中心两个。获批的贵州省护理开放实训基地可开设护理实训项目87个,按照母婴期、幼儿期、成年期、老年期及临终期等不同阶段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养护教学与培训。该基地已成为贵州省独具康养特色的省级开放护理实训基地。
三、服务社会显担当惠泽黔地三万民
社会服务:学院承办省市级技能大赛17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职业资格等级鉴定、乡村医生培训、急救技能特色职业培训、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等,服务31000余人次。作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率先开展护理相关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考评5000余人次,获证率达97%以上。组织20余支实践服务队、500余名师生开展乡村振兴医疗帮扶、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惠及30余个村落,助力“乡村振兴”。选派优秀教师帮扶6所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申报与建设,教师王荷菱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获得2023年最美教师团队称号。
四、赛教融合结硕果德技双馨育栋梁
标志性成果:学院坚持“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重构专业核心课程,推动教学创新改革,打造技能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教师团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22项;学生获国家级赛事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项。近三年,获省市级课题立项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20余本,撰写专著10余本,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部分师生获奖证书
育人成效:学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建立“校-校、校-医、校-企”合作机制,与中南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等省内外多家高校建立合作。与北京协和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外65家医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泰康之家等头部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产业学院2个。近3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均在93%以上。学院党委先后获评省、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批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贵阳市市属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师党支部被评为贵阳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贵阳市市属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团委先后获全国、全省、全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称号。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2020-2021学年活力团支部
支部共建活动
贵黔国际总医院教学实习基地
护理专业发展研讨会合影
主题党日活动
五、湘雅启航育尖兵贯通立交架云梯
打造护理拔尖人才创新培养平台——护理湘雅班。
开启职普融通贵州实践:2023年,学院与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共建“护理湘雅班”,率先开启“职普融通”贵州实践。
贵阳贵安与中南大学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会
以“四融”为主线构建培养体系:学院以“院校交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书证融通”的“四融”为主线,一体组建“护理湘雅班”工作领导小组,教学、科研、师资等17个联络组和22个专业课程组,构建基于学校与湘雅两个教学场地交互的“3+1+n”教学体系。护理湘雅班人才培养方案获省级优秀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湘雅班”赴中南大学开展入学教育
人才培养成果显著:目前招收两届共79名护理湘雅班学生,20余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
探索搭建“3+3、3+2、3+4、4+3”的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院以职本专业为依托,聚焦护理特色优势专业,联合贵州医科大学、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凤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省内中高本院校,在全省率先开展“3+3”中高职衔接、“3+2”专本衔接、“3+4”中本贯通培养、“4+3”本硕培养,形成护理中-高(本)-硕贯通的专业链。已累计招生1226人,其中硕士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