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蓝图。这份报告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成绩单”,更是迈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的“行动纲领”。
为全面理解报告精神,现将核心内容梳理为几大板块,以供师生参考。
报告强调,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过去五年,是学校站在新起点“建设贵州第一所职业本科大学”的五年;今后五年,将是学校进入新阶段“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的关键五年。当前,教育强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职业本科大学正稳步增加,医康养产业发展正在快速升级,面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积极态势与区域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我们必须在职业本科百舸争流中,顺势而为、借势而起、乘势而上。
报告指出,进入新阶段,我们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建设,职业教育正处于大改革、大发展、大机遇的重要时期,医康养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一是好政策创造好时机。职业教育大行动大项目正陆续实施,将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随着教育强国纲要的颁布、新“双高计划”的启动、职教科研“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以及我省特色教育强省“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印发等,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必将再次掀起一场职教大改革、项目建设大热潮,各校抢先增位、变道超车的绝佳时机已悄然到来。
二是新产业开辟新赛道。康养产业大变革大升级正突飞猛进,将为康养特色办学提供更大支撑力。当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正加速推进,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与即将颁布的《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版,均明确提出:加强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康养到贵州”品牌建设也正在持续塑造,全省首个康养规划即将颁布实施,康养产业进入快速增长、全面提质的黄金期已是必然。迅猛扩大的市场规模,将为学校推动建成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体系提供重大机遇。
三是大发展带来大机遇。贵州贵阳大改革大发展正深入推进,将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大保障力。当前我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已进入攻坚期,《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省域试点实施方案》即将颁布,贵阳市全国学习型城市、省级产教融合城市建设正加速推进,对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投入势必持续增大,同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数字活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学校发展“智慧康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这份党代会报告对未来五年的形势分析,展现了一种立足时代、把握机遇的战略远见。其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梳理了学校发展面临的三大战略机遇,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报告开篇以“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定调,准确指出了学校发展阶段的关键转变。从“站在新起点”到“进入新阶段”,过去五年完成了站在新起点从“0到1”的突破——建成贵州第一所职业本科大学;未来五年要进入新阶段实现从“1到N”的跨越——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这种定位既体现了历史纵深感,又彰显了发展使命感。
一是政策机遇。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红利。报告敏锐地把握了国家教育战略调整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从教育强国纲要到新“双高计划”,从职教科研“三年行动计划”到省部共建试点,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对学校而言,这不仅是争取资源的窗口期,更是通过“变道超车”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二是产业机遇。康养产业发展的黄金周期。报告将学校发展深度融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贵州“康养到贵州”品牌建设,体现了精准的战略眼光。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全省首个康养规划的颁布,康养产业正在从“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需求”。这种产业变革为学校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的赛道,也为构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体系创造了最佳时机。
三是区域机遇。贵州发展的战略叠加效应。报告充分认识到学校发展与贵州、贵阳贵安战略定位的高度契合。从“强省会”行动到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数字活市”战略,这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特别是“智慧康养”的提出,实现了大数据优势与康养特色的创新融合,展现了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与决心。
一是从“跟跑”到“领跑”的思维转变。报告提出的“抢先增位、变道超车”,反映了学校不再满足于跟随者角色,而是要成为医康养领域,甚至职业本科教育的领跑者。这种思维转变对职业本科大学至关重要,体现了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是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的战略升级。报告将政策、产业、区域三大机遇有机结合,构建了相互支撑的战略体系。这种系统思维确保了学校发展不再是零敲碎打的改革,而是整体性的战略推进。
三是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塑造”的角色转换。报告展现出学校不再被动等待机遇,而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产业升级。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标志着学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这部分形势分析的价值不仅在于识别机遇,更在于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框架:
确立了“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
明确了“高水平”的质量追求;
规划了“职业本科”的类型定位;
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发展路径。
在当前职业教育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中,这种基于深度形势研判的战略规划,为学校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只要坚持这一战略方向,学校必能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占据有利位置,抢抓机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真正实现“顺势而为、借势而起、乘势而上”的跨越式发展。
报告最后指出,进入新阶段,我们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建设,必须把握形势明战略,达成共识定目标,直面挑战寻对策,抢抓机遇谋发展,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把学校发展推向更高水平。这份形势分析既体现了对宏观环境的深刻理解,又展现了立足实际的务实精神,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